栏目导航
   

会长风采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近代名人 - 正文

江松

 

发布时间:2010-06-12 | 栏目:近代名人 |


物理数学家江松

永远做自己喜欢的事


  江松:1978年,就读于四川大学计算数学专业。1982年,在西安交大计算数学专业攻读硕士。1985年,不到23岁的他前往德国波恩大学继续学业。他在德国一呆就是11年,先后攻读了应用数学博士、应用数学博士后、应用数学教授资格。1997年初,江松回国,开始在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进行流体力学的数学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1998年,受北京市科协推荐,作为两名北京获奖者之一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3年担任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至今。

  初见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江松,看不出一点人们想象的“海归”们“洋派十足”的打扮--毛衣衬衫都是颜色暗灰,样式普通,外面的夹克也是人们随处可见的那种。而让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们感觉到奇怪的是,“江松一点儿也不像国外回来的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跟别人没有什么不一样。”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做数学物理研究的人,往往都是性格内向,不苟言笑。这一点,江松又是一个绝对的反例。江所长总是“笑眯眯的”,不笑不说话,而且常常爽朗大笑。他的眼睛也格外引人注意--大而明亮,炯炯有神。会说话的眼睛配合着不变的笑容,不禁给人留下一个印象--为人和善并且意志坚定。

  40岁出头,已经成为副所长的他却有了不少白头发。当记者谨慎地笑问他是不是“劳累过度”时,他说,“以前总给人家解释是遗传因素,但后来看到报纸上说血液比较热的人,头发才比较容易白,所以我就开玩笑地告诉人家--因为自己是热血青年。”

  朴素的外表,外向的性格,好像都与人们印象中的科研院所的领导有些相违背。到底是怎样的经历,怎样的生活态度,造就了这样一位开朗、爱笑、并且已经成长为年轻的所长的数学家呢?

选择数学,是先结婚后恋爱,并且已经爱得不能回头

  1978年,徐迟写了《歌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中所传达的数学魅力打动了包括江松在内的一批人,不少人就在这篇文章的影响下决定报考数学专业。“其实报考数学专业之前,我并不了解数学是怎么回事,而且整个大学时期,这种兴趣还是非常模糊的。直到研究生阶段,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迷上数学了。”这个过程,江松称为是“先结婚后恋爱”。

  做了十几年数学研究,江松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有数学家的特点了。他那种“喜欢研究过程,研究为什么”的作风,在生活中也常常能够找到影子。在德国的时候,江松在街上开汽车,同行的人发现,他每次前往同一个目的地,总是在变换道路。他说,如果换另外一条路走,就要少走一个红灯,路程会更短,时间会减少。有意思的是,几个同学在圣诞节到导师家吃饭,几乎每个人都说自己曾经计算过走那条路的时间。“可能做数学的人养成了习惯了,做什么都喜欢研究它的最优化的效果。”江松哈哈大笑。

  现在,最优化的思维方式几乎成了江松的习惯,即使是到餐厅吃饭,他也会情不自禁地根据盘子大小、客流量、职工人数,在脑子里计算这家餐馆的成本会有多大,他们的盈利能有多少。江松“呵呵”地笑着自我评价,“已经形成习惯了,改不了了。”

父亲的“坚持学习”的原则把他送上“为学”的道路

  江松的父亲是一名专科学校的物理老师,是那种“很传统的知识分子,自己做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不愿意去管的人”。江松的小学和中学时光,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整个社会都不学习了。但这个时候,江松的父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看报、备课,并且坚持要求孩子“一定要学习”。父亲常常说,“无论什么社会环境,学习都是有用的。学习了一技之长,就是修鞋、做衣服也可以的。”

  父亲的“只要看书就可以”,让江松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那个时侯家里没有书,大部分都是借来的。当时不许看的书,同学们都想看,并且流传的特别快。”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江松阅读了《趣味数学》、《十万个为什么》、《青春之歌》、《金光大道》、《苦菜花》、《一双绣花鞋》等书籍。

  大学临近毕业,父亲“坚持学习”的思想再一次影响了他。在封封来信中,父亲劝他继续读研,“考不上也没关系,也先试一试。”今天的江松回忆当年的选择非常感慨,“如果没有父亲的坚持学习,我可能参加工作,走的完全是另外一条路了。”

导师的“民族责任感”坚定了学生“回国”的信念

  如果说父亲对学习的坚定把江松送出了国门,那么可以说他德国导师的“民族责任感”又把他在学成之后送回了国。

  德国二战的时候,希特勒把很多优秀的科学家(犹太人)赶到了美国。二战后,德国科学界一落千丈。这时候,国家决定选派一些优秀的德国人到美国去学习,江松的导师名列其中。两年之后,学习结束,这时候德国国内生活仍然非常艰苦,但美国条件要好得多。江松的导师没有选择像很多人那样留在美国的道路,毅然回国。他对江松说,“我觉得自己是德国人,我有责任回国参加德国建设。”

  导师的这一段经历,他对祖国的热爱及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深深影响了江松。他觉得导师已经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一个理念,“你应该回去。应该去建设自己的国家。”“那个时候我就想,德国人能做的,中国人也同样能做。”

爱情从找房子开始

  德国读书11年,江松在学业上获得了丰收,不仅如此,,他还获得被他称为“最大的成果之一”——在德国找到自己的爱人并生了一个女儿。

江松的爱人是北京人,1990年在北外读大三的时候就前往德国攻读波恩大学的语言文学硕士。一个人刚到德国人生地不熟,到处找房子,作为学生会主席的江松恰好刚刚上任,遇到师妹需要帮忙当然不遗余力,联系了不少房东,自己“初审合格”之后,就带着师妹去看房子。江松把这段故事描述为“以公谋私”。

  1997年底,江松的教授资格学习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当他提出回国的时候,爱人非常痛快地就答应了。“我当时还是很感动的,因为在那么好的生活和自然环境下生活多年后选择回国很不容易。”

  回国之后,由于工作忙,江松照顾家里的时间明显减少,家里的很多事情都是由爱人在做。江松说,“我很感谢她的。”

  对于已经8岁的女儿,江松认为自己“承担起了做父亲的责任”。不管工作多忙,江松“铁打不动”,每个周末一定要选一天陪女儿,并且安排一天的活动——上午带她去找老师练武术,下午陪她一起去看电影,或者参观博物馆。两人还有共同的爱好——看科幻电影。

  尽管目前作为管理者的他,与行政脱离不开,但江松说“我是科研出身,希望将来还要做科研。”“你只有喜欢才能干得好。”

出处:《北京科技报》
 




没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部:加拿大多伦多
ADD:2020 Donald cousens pkwy. Markham Ontario L6B 0Z5 Canada E-mail:13290727428@163.com Tel:001-647-8719666